国家文物事业十二五规划日前正式印发
《国家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“十二五”规划》日前正式印发。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介绍,《国家文物事业“十一五”发展规划》制定的主要任务基本完成,这也为“十二五”时期文化遗产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。“十一五”期间完成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初步结果表明,截至2010年,我国登录不可移动文物80余万处,比2005年增长100%;文物藏品2864.22万件(套),比2005年增长24%;文物机构5959个,比2005年增长 48%;博物馆3020个,比2005年增长30%。2010年全国博物馆、纪念馆观众人数达5.21亿人次,比2005年增长194%。
“抢救第一”是我国文物工作方针的主要内容之一,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和文化遗产?;ね度氲某中黾?,文化遗产保护形势开始发生深刻变化,在继续强调抢救性?;さ耐?,文物工作将逐步加强预防性保护。预防性?;な歉鞫⒏谋;?,是国际文化遗产?;さ姆⒄狗较?。“十二五”期间将加强文化遗产病害和灾害监测评估、日常巡查养护、安全监测等基础性工作,最大限度避免文化遗产重大灾害、重大险情、重大安全事故发生,把预防性保护融入文化遗产?;ず屠玫娜??!?ldquo;十二五”规划》设置了文物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指标,主要包括两类:一是约束性发展指标,就是在规划期内必须实现和完成的指标;二是预期性发展指标,就是规划期内具有指导性、期望完成的指标。在约束性发展指标方面,提出了5个“100%”,包括100%启动世界文化遗产和150处重要大遗址的保护规划编制、100%排除第一至六批全国重点文物?;さノ坏闹卮笪奈锵涨榈?。这5个“100%”指标,是强制性的“硬任务”,今后5年内一定要完成。同时,在不可移动文物?;ぁ⒖梢贫奈锉;?、文物安全监管、博物馆建设、科技创新等方面设置了一系列带有指导性的预期性发展指标。主要包括: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?;さノ坏闹卮笙涨榕懦蚀锏?0%;省级、地市级和县区级文物行政执法机构建成率分别达到70%、 30%和15%,建成20个国家文物安全综合管理实验区等。
相比必须完成的硬性指标,约束性指标对于文物事业发展的引领作用更加明确。在约束性指标中,专门提到省级、地市级和县区级文物行政执法机构建成率分别达到70%、30%和15%,这是当前日益严峻的文物安全形势所决定的,没有一支强大的文物执法队伍,文物安全就是一句空话?;褂泄椅奈锇踩酆瞎芾硎笛榍衲瓴鸥湛际缘?,建成20个只是一个方向性的指标。
“十二五”时期,一批关系全局的重点项目也将逐步实施。在不可移动文物?;し矫妫凳┙执匾芳1;すこ?,加强革命文物保护;实施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工程;实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工程。在可移动文物?;し矫?,启动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工程,廓清全国国有可移动文物家底;实施可移动文物保护工程,开展馆藏珍贵文物和出土文物的健康评测、文物本体修复?;ず驮し佬员;すぷ?。在文物保护能力建设方面,组织实施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相关文物?;す丶际跹芯俊⒅改险爰苹?mdash;—中国古代发明创造的价值挖掘与展示、文物保护风险预控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、水下文化遗产?;す丶际跹蟹?、文物?;ご彻ひ湛蒲Щ芯亢臀奈锉;ば薷醋ㄓ米氨秆蟹⑽氐愕闹卮罂萍甲ㄏ?,以及文物保护关键技术提升工程和文物?;せ⊙芯客平こ蹋岣呶幕挪幸悼萍即葱履芰?。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,实施文化遗产平安工程,推进文化遗产地安防、消防设施达标建设;实施文物?;ぷ氨副U瞎こ?,提高文化遗产?;ぷ氨杆?;实施县级文物管理所建设工程,改善基层文物管理所状况;实施基层博物馆建设工程,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地市级综合性博物馆和文物大县博物馆,提升地市级博物馆和文物大县博物馆陈列展示质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