附近200米约爱电话_全国空降同城服务88元,全国风楼阁贴吧,职校400元随叫随到是什么

       
  
    收藏本站

中国书画收藏频道

网站公告: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推荐到首页 > 书画资讯 > 观点

北京日报:对故宫?;け瓤鸥匾?/h1>
2012年02月22日 11:01:22  来源:《北京日报》

去年被公众舆论拷问得狼狈不堪的故宫,龙年崭新亮相。新任院长单霁翔在上任一个多月后本周首次在媒体前亮相,介绍了故宫今后的工作安排。他承诺,故宫红墙内的办公科研场所将全部迁出,未来对外开放区域将占全部面积的76%。 直面问题、规范管理,这是一个好的开端。但还是想给身为前国家文物局局长的单院长提两个醒。

首先,千万别把增加开放面积搞成政绩工程,因为故宫需要的不是更多的游客。?;ず霉使遣┪镌旱淖畲笾霸鸷椭占勘辏阌慰偷男枨蟊匦虢⒃诳蒲У乇;ず梦奈锏幕≈?。即便面对舆论热议,管理者仍必须认真思考:开放多少面积,以及如何开放,才能最大限度地?;ず谜庾?00年历史的文化瑰宝。每年数以千万计的游客给古老建筑带来的压力和损伤是显而易见的。在这个巨大数字面前,开放76%的面积科学吗?有没有更科学的方法,比如每年只开放30%-40%,逐年轮换,对非开放区进行维修?

另外,开放面积恐怕并非公众对故宫不满之主因。意识的陈旧、管理机制的不健全、服务质量低劣,才是引爆公众情绪的导火索。而这些问题非故宫独有。国字头的文博单位,常常有种说不出的傲慢——怀揣着珍贵文物,头顶着金字招牌,加之近年来全社会对文物?;さ闹厥樱顾遣恍枰喔慕陀辛斓脊刈?、大笔拨款及络绎不绝的参观者,改革动力不足。这种“以不变应万变”与社会诸多领域的与时俱进形成巨大反差,最终引发了公众的强烈不满。建筑可以重建,设备可以更新,但主事的、服务的还是持着老观念的老员工,面貌很难焕然一新。比如,笔者春节去大规模改造后重新开放不久的国博参观,虽然新国博建筑宏伟、开放面积巨大、展品精美,但前台没有导览地图,展厅里工作人员大声呵斥参观者且毫无歉意,这样的服务能让人满意吗?不从机制上着手,不全员更新观念,仅靠换个把领导,只怕难见成效。

(责任编辑:吕子)